網路世代通常亦被稱作千禧年世代、Y世代、或數位人類,大抵是指1980-2000年間出生者。他們之所以得名主要是因為數位科技的來臨,以至於影響了新一代的學生、消費者或公民,對於整個世界乃產生了迥異於其父祖輩的看法。當然,與網路同步成長也使得他們在教育、工作、及政治等方面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與態度。
哈佛學者John Palfrey及Urs Gasser等在其經典著作「天生數位化」(Born Digital) 說明,這新世代之所以異於前代,首先是因為他們生下來即處於網路的氛圍之中,周遭事物的「數位化」是再天生自然不過的事,他們完全無需花時間、精力去學一項「新的東西」。因此這些年輕人習慣採用新的、數位化的方式來表達自我,也就不足為奇了:譬如說,他們要表達時會用YouTube 拍一段影片的方式,而不會如父兄輩一樣去寫一篇文章。
由於有這樣大的不同,於是遂出現了教育體系必須重加打造才能因應這一新世代的需求的說法。譬如說,教授們可能得考慮把課堂討論搬到「臉書」上面來進行,這樣學生會自在一點。企業界的菁英也表示,企業主也不能再用傳統的命令或操控的方式來指揮屬下,而需改採團隊合作、並需時時注意屬下反應的方式來管理。
不過,這一代的差異真的有這麼大嗎?也有不少人提出質疑。有人表示,把這一新世代都看成個個對「數位化學習」都非常厲害,師長們只有急起直追一途的講法實在相當荒謬可笑。另一位媒體專家指出,他班上的年輕人充其量也只是對平常習用的數位工具較得心應手而已,尤其是在社交用途等方面。因此,可以稱作是「網路奇才」或「數位人類」的實在只佔少數而已,大多數的年輕人實在與你我並無太大不同。
澳洲的一個研究團隊在報告中更揭穿了「數位人類」說法的誤謬,指出「數位人類世代之內的殊異性與該世代及其他世代間的差異實在可說是等量齊觀」,故若誤認該世代必須以不同方式教育,其結果可能將造成教育上的反效果,因為此種以偏概全將忽視了該世代中不同年齡層之間、以及各年齡層內不同屬性群體之間種種的認知差異。這些年輕人並非腦部結構生來不同,必須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才能應付學校教育與職場工作上的挑戰。
在政治上,數位人類的說法認為,拜網路之賜,這些新人類將因其科技上之優勢而強化其對社會與政治的影響力,從而成為更能負責之公民,並以歐巴馬藉助推特等新網路工具加強年輕族群之影響力,終而競選成功之事例為其佐證。然而,麥克阿瑟基金會經三年研究結果發現,在網上花費大量時間確為年輕族群在數位時代取得若干優勢之重大因素,但在年輕族群中仍因經濟、地域、以及人口統計上的各種殊異分佈成各具特徵的次族群,故仍不能僅簡單地將其統歸為一類。
並且,1980-2000年間出生者也非人人皆可接觸到網路,開發中國家無緣受其洗禮者比比皆是。網路固可提供受壓迫人民一個與外界溝通的管道,但在另一方面,極權者同時亦透過網路增強其對人民箝制的力量,更有甚者,統治者更常巧妙地藉由其所掌控之資源,提供人民不當的數位內容等方式,來換取人民對其之支持。
若謂網路有助於提升青年人參與社會之積極性,此點或可能僅屬表象,青年人或許會經由臉書等社群而表態支持各地的反抗運動,但此類參與亦多半流於膚淺。根據著名智庫匹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18-24歲之間的青年人在利用網路傳佈或表達其政治、社會主張者可能遠高於其他年齡層,但在實際奉獻或投入時卻是遠遠落後,這一族群顯然只想在同儕間大聲宣揚其主張而已,對他們而言,能吸引更多注意力似乎比實際參與投入更為重要。
資料來源:The Economist:The Net generation, Unplugged.(2010年3月4日)
資料提供:駐休士頓文化組李勝富撰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